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行业动态
行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行业信息
能源经济信息—中央碳中和碳达峰工作领导小组首次会议传递信号
发布者:浙能战略创新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1-06-03 点击次数:524


热点聚焦


中央碳中和碳达峰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传递信号的几点透视



5月26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央“双碳”工作领导小组

首次会议几点透视

会议规格之高较为罕见

领导小组成员构成兼顾内外

会议由韩正副总理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国务委员王勇、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从出席名单上看,国务院主要部委基本上都参加了此次会议,且皆为推进“双碳”工作的主力部门,兼顾了国内和国际两个维度,此次会议分量不言而喻。

主要参会名单

财政部部长刘昆、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唐登杰、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工、国资委主任郝鹏、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教育部副部长孙尧、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中国气象局局长庄国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等。

“天团”登场,实为酝酿已久。早在2007年,国家就成立了相关的领导小组: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基本囊括国务院绝大多数的构成单位。该领导小组基本每年召开一次会议,推进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此次中央级别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首次亮相,则标志着我国“双碳”工作又迈出重要一步。

注释

2007年6月12日,国务院颁布文件《国务院关于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为切实加强对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对外视工作需要可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或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

会议充分体现“双碳”工作顶层设计

及目标分解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是“双碳”目标看总量,由政府主导统筹优化,有利于明确规划领导和协调工作。实践中固然需要更多市场化的手段来支持碳中和,但涉及到的二氧化碳是不分排放地区、只看总量的温室气体,因此需要全国性的统一部署。

二是各地产业结构、人口分布、资源禀赋等情况各不相同,在分解指标上可能存在博弈。从国情出发,统一指导、分解指标极其重要。


韩正副总理发言要点

为阶段性推进“双碳”工作指明方向

重申“3060”目标,“三个层次”理解重大战略决策

三个层次

1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2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3

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加强顶层设计,“四大路径”协同推进目标实现

四大路径

1

要紧扣目标分解任务,加强顶层设计,指导和督促地方及重点领域、行业、企业科学设置目标、制定行动方案。

2

要尊重规律,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把握工作节奏。

3

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寻求全球气候治理的最大公约数,携手国际社会共同保护好地球家园。

4

要积极宣传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目标、举措、成效,善于用案例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五大重点”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

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

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狠抓工作落实,“两发挥一压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两发挥一压实

1

要充分发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各成员单位要按职责分工全力推进相关工作,形成强大合力。

2

要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上下联动,推进各地区有序达峰。

3

要发挥好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引领作用,中央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带头压减落后产能、推广低碳零碳负碳技术。


宏观要闻


习近平总书记:在石油天然气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

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在会上强调,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在回顾近年科技成就时提及两项煤炭相关技术:甲醇制烯烃技术持续创新带动了我国煤制烯烃产业快速发展;煤炭清洁高效燃烧、钢铁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了空气质量改善。

李克强: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5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以视频形式出席“第二届全球绿色目标伙伴2030峰会”并致辞。针对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李克强提出各国疫后决不能重回高污染、高排放发展的老路,应坚定追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坚决抑制粗放型增长冲动,催生新业态、加速数字化转型,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强调,应照顾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困难,加大技术、资金、能力支持,助力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维护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规则体系,警惕新的绿色贸易壁垒

八部门:研究试点建设一批兼具天然气、储能、氢能、快速充换电等功能的综合站点

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国家能源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自由贸易试验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展绿色能源供应模式试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研究试点建设一批兼具天然气、储能、氢能、快速充换电等功能的综合站点。

生态环境部:鼓励电力等重点行业内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能源和工业过程温室气体集中排放监测先行先试

生态环境部在5月例会中提及,为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对监测工作提出的新需求,已会同相关单位开展碳监测评估体系构建研究,总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碳监测评估体系,监测网络范围和监测要素基本覆盖,碳源汇评估技术方法基本成熟。碳监测试点工作方案主要包括排放源监测、重点城市监测、区域监测在内的三大试点。

人民币持续升值引多方关注,监管强调汇率双向波动是常态

5月中旬以来,在美联储坚持宽松货币政策、美元指数走弱、通胀预期汹涌来临的全球大环境下,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一路突破6.3大关引发多方关注。5月27日的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强调,汇率不能作为工具来贬值刺激出口或者升值抵御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应积极适应汇率双向波动的状态,更不要赌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贬值。5月31日,央行也采取行动,通过调高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来应对此轮人民币升值预期。



能源政策

四部委:支持数据中心集群配套可再生能源电站、鼓励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在满足安全运维的前提下,鼓励选用动力电池梯级利用产品作为储能和备用电源装置。推动数据中心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支持配套可再生能源电站。扩大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交易范围,鼓励数据中心企业参与可再生能源市场交易。

生态环境部:加强“两高”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

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要求严格把控建设项目环境准入,要求新建、改建、扩建“两高”项目要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满足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碳排放达峰目标、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相关规划环评和相应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环评文件审批原则要求,并将碳排放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浙江率先出台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导意见

浙江在全国率先出台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十个方面25项举措。力争2021年全省绿色贷款新增4000亿元以上,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和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同比增长50%以上;2021-2025年,全省绿色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2025年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和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较2020年翻两番。并明确将建立信贷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正面清单,支持省级“零碳”试点单位和低碳工业园区的低碳项目,支持高碳企业低碳化转型。

浙江嘉兴发布2021年度新能源汽车补贴操作细则

嘉兴市印发《嘉兴市2021年度省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奖补资金使用操作细则》,明确燃料电池汽车按不低于中央财政补贴标准的1:1给予地方配套补贴;充换电(加氢)基础设施方面,社会公用充电站/换电站按额定充电功率400元/千瓦标准进行补贴,平均每个充电桩不超过15000元;加氢站(固定式)按实际设备投资额的20%进行补助,最高400万元。按照0.15元/千瓦时给予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运营企业补贴,而保障型充换电设施给予0.25元/千瓦时补贴。

福建开展集中式光伏试点,优先异质结组件,配10%储能

福建省发改委下发《关于因地制宜开展集中式光伏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本次试点项目包含五类集中式光伏项目,总规模30万千瓦,原则上秉持年内开工,年内并网,储能配置不低于开发规模的10%。光伏组件方面将优先采用二代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产品等国家第一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能源市场


珠三角用电告急,全国多地发布有序用电错峰通知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续稳定恢复,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5月21日,南方电网全网最高负荷需求超过2亿千瓦,广东超过1.3亿千瓦,创下历史新高。广东作为经济大省,第二、第三产业用电需求持续旺盛年用电需求变大,加之煤价上涨、环保等多因素共振,导致当前珠三角地区供电紧张,部分地区已升级为“开三停四”。此外,云南、浙江、山东等省份也发布了2021年有序用电方案。

全国碳市场挂牌交易涨跌幅为10%,大宗交易涨幅为30%

上海环交所已制定一系列交易风控制度,一是涨跌幅限制制度,挂牌交易涨跌幅限制为10%,大宗交易涨跌幅限制为30%。涨跌幅在未来将根据市场情况进行修订。二是最大持仓量限制制度,将对控排企业、非控排企业的投资机构设置最大持仓量限制。三是大户报售制度,大户持仓量超过一定水平时,交易所将要求提交报告。

我国海上风电并网容量突破千万千瓦

截至2021年4月底,我国海上风电并网容量达到1042万千瓦。今年1-4月份,我国海上风电发电量为99.4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0.39%。据行业统计,我国海上风电年平均利用小时数约2500小时,比陆上风电高出约500小时。

国内首套自主可控重型燃气轮机控制系统投运

国内首套自主可控重型燃气轮机控制系统(TCS)在华电龙游电厂成功并网投运,这标志着我国完整掌握了重型燃气轮机控制系统的自主设计、生产、调试、改造等全过程关键技术,推动了我国燃气轮机的国产化发展。

中国首条量产规模IBC电池及组件生产平均效率突破24%

由国家电投黄河公司建设的中国首条量产规模IBC电池及组件生产平均效率突破24%,单片电池功率提高约10%,组件功率从390瓦提升到425瓦。相比国外IBC电池产品具有很高的性价比优势,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中国石化投用国内首座光伏建筑一体化加油站

中国石化百色六华加油站光伏发电项目正式投运,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组件,该站年发电量可达9.1万度,除供应加油站自身使用外,每年约有1万多度额外富余电量并入电网。中国石化“十四五”计划布局7000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

世界银行:2020年全球碳定价机制收入530亿美元,欧盟配额价格上涨成主要驱动力

世界银行发布《2021碳定价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目前世界各地运行的碳定价机制共计64种,覆盖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21%以上。2020年,全球范围内的碳定价机制获得了530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18%。此次碳定价收入增长主要是受欧盟配额价格上涨所驱动。

日本通过2050年碳中和法案

日本国会参议院26日正式通过修订后的《全球变暖对策推进法》,这是日本首次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写进法律。日本力争2030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13年度减少46%,并将朝着减少50%的目标努力。



能源科技


中科院开展压缩空气储能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一体化研究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分析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与“源-荷”匹配运行的设计方法与综合性能,采用基于涡旋压缩机与涡旋膨胀机的小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建立了详细的综合系统分析模型。接入储能系统可以降低风电的装机为84.6%,该“源-荷-储”系统的电力利用率为88.75%。

双余热源驱动吸收式制冷技术实现天然气液化系统能效提升

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团队提出全工艺链优化建站新思路,开发了新型吸收式制冷系统,该系统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连续变温分馏发生结构。新型系统余热回收率较传统系统提升150%,以3万标方/天的天然气液化场站为例,利用新系统后,年天然气消耗和运行成本分别降低17.3%和9.4%,系统比功耗由0.4降低至0.28千瓦时/标方,投资回收周期仅2.2年。

大连物化所开发出基于层流燃烧技术的燃气直燃超低氮燃烧器

该技术使热力型和快速型氮氧化物被同时抑制,CO/NOx排放浓度均低于20mg/Nm3。应用该技术的燃气直燃超低氮燃烧器实现CO/NOx的同时超低排放,具备安全性、能效性、适应性等优势。

德国研发无TCO异质结硅太阳能电池,效率可达22%

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制造了一种异质结(SHJ)硅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的正面触点处通过氮化硅(SiNx)层取代TCO层可以获得0.99mA/cm2的电流增益,外部量子效率测量显示2.0×2.0cm2电池的效率超过22%。该设计减少了SHJ太阳能电池对铟的需求,避免TCO层的透明度和导电性之间的设计冲突。



能源评论

“双碳”目标相关

最新专家观点集锦


1、碳中和是“三端发力”的体系,应重视行业协调共进

0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上作了题为《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的专题报告。报告中指出,碳中和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三端发力”的体系:

能源供应端

尽可能用非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制氢,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或能源供应系统”。

能源消费端

力争在居民生活、交通、工业、农业、建筑等绝大多数领域中,实现电力、氢能、地热、太阳能等非碳能源对化石能源消费的替代。

人为固碳端

通过生态建设、土壤固碳、碳捕集封存等组合工程去除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简言之,就是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实现“减碳、固碳”,逐步达到碳中和。


丁仲礼院士指出,碳中和工作实践中,还应尽快落实下述问题:


应加强行业协调共进

“减碳、固碳”、“电力替代”、“氢能替代”均需要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如果某一行业不同企业间不能协调共进,势必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因此分行业设计“碳中和”路线图及有效的激励及约束制度需尽早提上日程。

应尽早建立标准体系

从能源消费角度论,“支”(即排放)相对容易计量;“收”(即固碳)由于类型多样,过程复杂,难以精确计量,尤其是“人为努力”下的固碳增量不易确定。因此应尽早建立系统的监测、计算、报告、检核的标准体系,以期把控我国碳收支状况的话语权。

2、推动地方开展碳排放总量管理,加快建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机制

02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建议在建立国家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基础上,推动地方开展碳排放总量管理,对于“十四五”实现碳达峰的省份,实施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总量双控制。同时,推动行业开展排放总量控制,建立完善以严控新增碳排放为先导、以管理排放配额为核心的全口径工业行业总量控制体系,对于直接排放已经达峰的省份控制排放总量。另外,要加快建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机制,比如可以做二氧化碳减排率和大气污染物当量减排率排名,推进城市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到“双达”。

3、中国企业在碳中和实践中应避免“五大误区”

03

绿色和平组织成员袁瑛等提出:

01

企业应在“公关稿先行”表态之后认真研究落实碳中和目标、提出更具体的实施计划与路径,避免空谈理念,没有具体目标与时间线

02

企业设定的碳中和目标中需要明确业务类型对应的碳排范畴,避免只有总目标,没有明确的碳排放范畴。此举有利于企业对运营全范围的碳排放进行梳理,有利于构建更系统、一盘棋的碳排放管理体系。

注释

企业实现碳中和的核心依据是明确其全生产和运营范围内的碳排放量,即范畴一、二和三的碳排放量。范畴一指企业的直接排放,例如燃料燃烧、公司所有车辆和其他逸散性排放,范畴二则主要来自外购电力的间接排放,范畴三包括了外购商品和服务、上下游产业链以及售出产品的使用过程等更广阔范围的碳排量。

03

由于NbS的固碳作用存在不确定性,且不同方案的综合收益差异明显,需要严谨的科学验证,因此NbS并非实现碳中和的万能药。企业应将重心放在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上,避免过度依赖植树造林等碳抵消方式,或将其作为逃避直接减排责任的手段

注释

NbS(Natural-based Solutions):“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这一理念最早出现于2008年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和适应:世界银行投资中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的重要性。200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定义为:通过保护、可持续管理和修复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从而有效和适应性地应对社会挑战、并为人类福祉和生物多样性带来益处的行动。

04

迈向碳中和,更重要的是减少化石能源生产,以化石能源类业务为主的企业应将业务模式转向可再生能源生产,避免避重就轻,不谈“核心减排”,转向更容易实现但却并未带来直接减排的碳补偿。

05

对于碳中和目标而言,鉴于全社会范畴内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我们需要以更长的尺度来衡量国家与企业的气候减排目标,从碳中和到最终抵达负排放,避免陷入“碳中和即为气候行动终点”的误区



能源价格


国际石油价格

以investing6月2日收盘价为准 

单位:美元/桶

指数

数值

较上一交易日

WTI

68.74

▲1.51%

布伦特

71.22

▲1.38%

天然气价格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Henry Hub6月2日公布最新数据

单位:元/吨

Henry Hub: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指数

数值

较上一交易日

LNG出厂价格全国指数

3754

▲2.04%

LNG出厂价格区域指数-浙江

3754

▲0.56%

Henry

Hub

3.081

▲ 0.2%

煤炭价格

中电联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5月31日发布CECI曹妃甸指数 (6月1日-2日官方停更)

单位:元/吨

规格品

数值

较上一期

5500

852

-

5000

754

▲0.1%


(以上信息原稿采集自国家能源局官网、中国能源报、新浪财经、搜狐网、中国科学院官网、中国日报网、中国能源网、循环经济观察、煤炭工业网、北极星储能网、浙江日报、第一财经、《财经》新媒体、EnergyTrend、中国石化新闻网等媒体。)